01. 音樂, 人類的無形文化
唐代詩人劉長卿(約西元709~780年)是唐玄宗開元進士,曾任监察御史,後來兩度被遷謫,因此他生平之作大部分描寫社會的離亂和他本身政治失意之寂寞。
他的其中一部詩作<聽彈琴>寫到:
泠泠七絃上,靜聽松風寒。
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
詩歌大意為:七弦琴(指古琴,漢朝以後普遍定為七條弦而得此名)上彈奏出悠揚的琴聲,細細聆賞就如同風入松林般清雅;這樣的古調雖然自己很喜愛,可惜大部分的人都已不願彈奏了。劉長卿借用詩歌抒發情感,一方面議論古調的寂寞;同時也隱喻自己懷才不遇,進而抒發自己無法入流、曲高和寡只能孤芳自賞的孤寂之情。
音樂,從遠古至今,都伴隨著人們的生活。從新石器時代挖掘出來的骨笛;到周朝制定的宮廷禮樂制度(又稱“雅樂”)以及採詩官做的民謠採集(當時的民間音樂被稱為“俗樂”,採成的民謠後來由孔子編定成『詩經』);後到三國時代佛教梵唄從西域傳入到後梁武帝時代開創的“法樂童子伎”(即以童聲演唱佛曲);再到各個朝代的歌舞表演,如唐代的“伎樂”,宋代的“雜劇”,元代的“元曲”,明清發展出的各種聲腔及劇種(其中最為代表的是崑曲);一直到清末西方音樂表演形式與思想的滲入(如清朝引入合唱隊與銅管樂隊藉以提升清軍士氣、李叔同推廣“學堂樂歌”和梁啟超蔡元培等知識分子極力在公立學校推廣音樂美育課);再到中國近代的“小調”和“舶來品爵士樂”(合稱 “時代曲”) 因著錄音技術的蓬勃而急速傳播等等…… 這些許多的歷史記載,都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: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,民俗或是宗教,歌曲或者歌舞戲劇,音樂不只作為各時代的消遣和娛樂之用,也在典禮、祭祀、宗教或教育上,廣泛的記載了人們的生活情境與精神。
音樂在歐洲一樣有著類似的用途:從教會音樂 (sacred music) 到吟遊詩人(是歐洲中世紀流行的“街頭藝人”,他們是詩人也是作曲家)的“世俗音樂”(secular music);再到各個時期的音樂,如中古時期的音樂 (medieval music)、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(renaissance music )、巴洛克音樂 (baroque music)、古典主義音樂 (music in classical period)、浪漫主義音樂 (music in romantic period)、民族主義音樂 (music nationalism)、現代音樂 (modern music/ 20th century classical-music)等,都記載了音樂在社稷、政治、文化、宗教和教育上所扮演著的重要角色。
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無形文化,承載著人類的精神文明。正因為音樂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各種生活層面,於是,“學音樂”從廣義上來看,就是一種對民族歷史,民俗和文化的深入探討。學習“自己的音樂” 可以強化人們對 “自己的文化” 的認識,而學習 “世界音樂” 即可以從音樂的角度窺探世界文化的精髓,開拓視野並促進文化的包容。
撰寫“聽彈琴” 的目標不在感嘆時下“古典”音樂之不被重視,而在藉由這股清幽之情激起大家從歷史、表演形式、類別等不同的角度,對音樂作進一步的認識。或許可以讓大眾觸類旁通,或讓學音樂的莘莘學子從這些廣角重探音樂的多元性與可能性。下來的專欄內容,將一一解剖各種音樂的故事,共同探索這些集合了人類精神結晶的無形文化遺產。
洪美楓/ 女高音‧UPM音樂系講師
唐代詩人劉長卿(約西元709~780年)是唐玄宗開元進士,曾任监察御史,後來兩度被遷謫,因此他生平之作大部分描寫社會的離亂和他本身政治失意之寂寞。
他的其中一部詩作<聽彈琴>寫到:
泠泠七絃上,靜聽松風寒。
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
詩歌大意為:七弦琴(指古琴,漢朝以後普遍定為七條弦而得此名)上彈奏出悠揚的琴聲,細細聆賞就如同風入松林般清雅;這樣的古調雖然自己很喜愛,可惜大部分的人都已不願彈奏了。劉長卿借用詩歌抒發情感,一方面議論古調的寂寞;同時也隱喻自己懷才不遇,進而抒發自己無法入流、曲高和寡只能孤芳自賞的孤寂之情。
音樂,從遠古至今,都伴隨著人們的生活。從新石器時代挖掘出來的骨笛;到周朝制定的宮廷禮樂制度(又稱“雅樂”)以及採詩官做的民謠採集(當時的民間音樂被稱為“俗樂”,採成的民謠後來由孔子編定成『詩經』);後到三國時代佛教梵唄從西域傳入到後梁武帝時代開創的“法樂童子伎”(即以童聲演唱佛曲);再到各個朝代的歌舞表演,如唐代的“伎樂”,宋代的“雜劇”,元代的“元曲”,明清發展出的各種聲腔及劇種(其中最為代表的是崑曲);一直到清末西方音樂表演形式與思想的滲入(如清朝引入合唱隊與銅管樂隊藉以提升清軍士氣、李叔同推廣“學堂樂歌”和梁啟超蔡元培等知識分子極力在公立學校推廣音樂美育課);再到中國近代的“小調”和“舶來品爵士樂”(合稱 “時代曲”) 因著錄音技術的蓬勃而急速傳播等等…… 這些許多的歷史記載,都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: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,民俗或是宗教,歌曲或者歌舞戲劇,音樂不只作為各時代的消遣和娛樂之用,也在典禮、祭祀、宗教或教育上,廣泛的記載了人們的生活情境與精神。
音樂在歐洲一樣有著類似的用途:從教會音樂 (sacred music) 到吟遊詩人(是歐洲中世紀流行的“街頭藝人”,他們是詩人也是作曲家)的“世俗音樂”(secular music);再到各個時期的音樂,如中古時期的音樂 (medieval music)、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(renaissance music )、巴洛克音樂 (baroque music)、古典主義音樂 (music in classical period)、浪漫主義音樂 (music in romantic period)、民族主義音樂 (music nationalism)、現代音樂 (modern music/ 20th century classical-music)等,都記載了音樂在社稷、政治、文化、宗教和教育上所扮演著的重要角色。
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無形文化,承載著人類的精神文明。正因為音樂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各種生活層面,於是,“學音樂”從廣義上來看,就是一種對民族歷史,民俗和文化的深入探討。學習“自己的音樂” 可以強化人們對 “自己的文化” 的認識,而學習 “世界音樂” 即可以從音樂的角度窺探世界文化的精髓,開拓視野並促進文化的包容。
撰寫“聽彈琴” 的目標不在感嘆時下“古典”音樂之不被重視,而在藉由這股清幽之情激起大家從歷史、表演形式、類別等不同的角度,對音樂作進一步的認識。或許可以讓大眾觸類旁通,或讓學音樂的莘莘學子從這些廣角重探音樂的多元性與可能性。下來的專欄內容,將一一解剖各種音樂的故事,共同探索這些集合了人類精神結晶的無形文化遺產。
洪美楓/ 女高音‧UPM音樂系講師